吞蛋、完败!东京奥运中国金花全军覆没,我们该如何反思?
体育的精神是什么?更高更快更强,不***!但是,认为冠军必需连续夺冠,未免强人所难了!中国已经不需要用奥运奖牌去证明自己不是东亚病夫了,需要的是全民健身,全社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需要学尽其才而能抒发兴趣;外族入侵,普通百姓能使刀使剑对之,而不是束手待毙!学者因其身强体健而可耐钻研学问之劳苦,干部因其身强体健而能为国为民多担当,凡此种种,乃体育之意义,一味苛求奖牌,与国无益。
我觉得国人是该反思,为什么国际泳联围攻孙杨的时候,没有给予孙杨有力支持?为什么宁泽涛当打之年,为点破事搞得退役?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攻击这些为国争光的勇士?为什么国人不自信点?为啥老被西方媒体牵着鼻子走?这次泳坛何止金花覆没?正格体坛都被西方话语权压制着。
如何看待雷楚年,汶川地震中救出6人,从“”抗震小英雄”到“***犯”?
人永远都不能迷失自我,尤其是本心。
雷楚年,2008年开始逐渐被人熟知。
汶川大地震时,他是救了七条人命的勇敢的少年;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是驰骋的火炬手;他是“感动中国”的入选人。7年后,2015年,他成为锒铛入狱的***犯。
一、英雄的“褪”变
据记者回访报道,雷楚年戴着抗震小英雄的光环,却变成了一个满口谎言的骗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头顶上的光环不再发光、发亮,直到完全失去光泽,被黑暗吞噬。抽烟、撒谎、吹牛、混社会......英雄不再是英雄,这班原本驶向光明未来的列车逐渐偏离了轨道。
二、利用名声,自掘坟墓
雷楚年利用自己已有的名气,让亲朋好友毫无疑问地信任他。从2013年开始,雷楚年谎称自己可以帮人拉工程、进名校、当空姐、搞定驾照等等,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就骗取了74万余元的钱财。其中,他的朋友,朋友父亲、表姐,女友,干爹等都成为受骗的对象。
后来,因为名声,成就了小小年纪的他;也因为名声,彻底掩埋了他。雷楚年最终被判***12年。
为其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他自作自受。本来有那么好的***,却不珍惜,到头来一场空,还将整个人生都搭了进去。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即人不能忘记本心,不能得意忘形,安安分分做人,稳稳当当做事。
一个人的变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无论是谁,都不完全,在恐吓与利益面前,很多人容易丧失自我,走向作恶犯罪的道路。
雷楚年是***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因着一次地震,勇救6人,成为抗震英雄,一举成名。不仅成了名,也因此获得更多社会的关爱。
但雷楚年又是不幸的。在众多荣誉与社会关爱中,虚荣心开始滋长,并且渐渐利用自己的名誉,走向唯利是图的道路。
当然,作为社会上的每个人,也应该反思。关爱一个人没有错,但过于关爱,或许就成了一种溺爱。雷楚年走到今天,从很大程度上,那些给予关爱的人,往往就是幕后推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道德渐渐滑坡,各种不公不义的事情层出不穷。为了匡扶正义,为了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会不断发掘道德或英雄模范。一旦发现,就赋予他各种荣誉称号,给予他生活更多方便。并且,社会每个人也会希望他成为永远的道德榜样,以至于使其成为社会公众人物。他的生活,一言一行,在公众面前成为透明的。
但是,社会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不可能一直地走在众人为之准备的钢丝上。他也有累的时候,需要喘息。也有内心软弱的时候,需要心灵的鼓励与慰藉。但是,作为社会上的每个人,却总觉得他是一直刚强勇敢的人。并且将自己对美德的一切希望寄托于他。在他疲累,或内心软弱时,人们并看不到,还是继续或这样,或那样的寄希望于他,赞誉他。
骄傲在败坏以先。在众人无止境的赞誉与关爱中,一个人往往会骄傲起来。如果此时内心软弱,又在威逼利诱面前,难免会步入罪恶之渊。
当然,也有人可以一生秉持公义、善良。但对于曾经未成年人,心性未定的人来说,这种秉持往往是飘摇不定的。所以,过分的关爱,太多的成功,太多的赞誉,几乎没有失败经历……,未让他经历一个人正常成长的过程,那是一种溺爱,在溺爱中走向骄纵,往往也是可能的。
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的失败,为什么值得好好反思?
为了躲巴西,我们让球给韩国,本来我们完全可以三比零或者三比一战胜韩国的,俞觉敏为了避免过早碰巴西队,就让球给韩国了,不打小组第二,因为当时巴西发挥不好,俞觉敏以为巴西再差也不会掉出小组前三,我们小组第二会很有可能碰小组第三的巴西,结果巴西小组赛类似我们里约一样一塌糊涂,打了小组第四,交叉淘汰对我们这个小组的第一,当时日本队打了鸡血般小组战胜巴西得了小组第二,我们以为稳拿日本,交叉淘汰对角小组第二对这组的小组第三。结果我们意外输给了当时士气正旺的日本,前者韩国本来小组出线无望,需要在 中国队手中获得一分积分才能小组第四出线,就因为俞觉敏让球,让我们队伍苦战了五局,结果体力透支,在打日本队的时候,前面轻敌,后面被追上来后,一是情绪紧张,二是体力透支,特别是张磊抽筋的旧伤复发,不得不换上没有大赛经验的曾春蕾,日本队最后两球就是找她发的,一球被打探头,一球直接得分,我们决胜局两份惜败日本。没想到是韩国居然战胜了对角的小组第一,和日本双双进入前四,结果我们放水,却让韩国和日本决三四名。自己扇了自己一大耳光。俞觉敏回来就解约下课了。
伦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的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了失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只获得第三名,未能成功卫冕,尽管***和指导还有雄心,也只能黯然下课,蔡斌指导上任。不过,教练的更迭也属于正常现象,毕竟***和指导已经挂帅了两个奥运周期,换人或许会带来新的机会。然而,这一换,就一发不可收拾,伦敦奥运周期四年时间竟然三度更换主教练。
主教练位置的不稳定,直接带来球员不够稳定,一方面是各位主教练使用队员的喜好不一样;另一方面是主教练的组队理念存在差别,做法有异。整个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是动荡不安,不能够一贯制训练,球队的阵容搭建也存在问题,宝贵的时间流失,到了奥运会当然就问题多多。
伦敦奥运会1/4决赛败给日本,对对手的不够重视也是一种原因。在次场比赛之前,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还是有优势的,所以当看到日本作为首场淘汰赛对手时,中国女排上下都颇为放松,盲目认为是肯定取胜的。但真正遇到困难时,又太过紧张,没有更好的应对策略,究其原因还是平时功夫不够。
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的失利,不见得是日本女排打得多好,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动荡不安和盲目乐观导致了失利,这个教训需要牢记,切不可重蹈覆辙。
实事求是讲,就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好反思的。竞技体育本身就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有很多项目,就是因人而异。有时突然冒出来了好队员,这个项目就会兴盛一时。随着好队员的退役,如没有其他好队员出现,就衰落下去。当然这个好也是相对的,如你本来应算优秀,但同时又出现一个比你更优秀的,相比之下,你就不行了;如此时恰无更优秀的对手出现,你就可以成为人中之王。这就属于天时运气了。
回过来说中国女排也是如此,雅典奥运夺冠,是由于中国女排出现了黄金一代比较优秀的一批球员,虽与现在女排队员的身体条件比不了,但也确实各怀绝技,技术一流。同时,其他国家的队伍实力也无突出之处。正是基于此种条件,才形成了中国女排与欧美对手的实力落差不大,就看谁临场发挥得更好一点了。临场之下,中国队已处落后,***和一句话“就当是输了打!”让女排队员们彻底放开,再无顾虑。反而放开手脚,尽情发挥,张萍、张越红两个“替补”再无约束,尽情发挥出各自的特点,成为球队主要的得分点。最后随着张越红最后一球扣杀落地,中国队才在若干年后重新夺冠。
伦敦奥运时期,黄金一代已然大多退役,新队员中没有优秀人才出现,在青黄不接状态下成绩不行实属正常。非战之罪,也非帅之过也。
至于当下中国女排,应是队员条件最好时期。先是出现朱袁张,后又出现李盈盈等一大批190以上身高的队员,使得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已居世界第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黄种人组队达到如此高度。篮排球这类运动向来是一高制胜,一高制百能。日本女排曾经以其精到的技术,顽强的防守,获得过冠军。但时间一长终究难以为继。截止到目前,再无佳绩,就充分证明了高度的重要。而中国女排恰恰是有了高度优势,才有了与欧美强队抗衡的资本。
所以说,伦敦奥运之失败实质上没有什么可指责,也没有什么可反思的。有无好队员出现,是决定球队实力的根本。而这,就是一个自然现象,人为是改变不了的。当然,其中也有人的作为的影响,但那只是***因素。起关键作用的根本还是得有好苗子的出现。
伦敦奥运会这场球输了是好事,如果拿了奖牌反而会把问题掩盖下来,也就不可能有中国排协排除干扰,坚定决心请郎导出山,更不会有里约奥运会以后排协一心一意只认准郎导,而且完全放权给郎导,让郎导引入大国家队的观念,大大地拓展了女排的基础建设。
伦敦奥运会的失利告诉我们,就算你基础雄厚也经不起瞎折腾,即使是老女排创下了团结拼搏的女排精神,继任者如果不认真严格抓好管理,女排精神也不会自然而然就能传承下来,女排精神是脚踏实地地刻苦干出来的,不是打嘴炮出来的。某些个别老油条不要成天想着靠女排蹭点自己的个人利益。
伦敦奥运会的失败,是坏事,更是好事,是中国女排一个转折点,请了郎平执教中国女排,球迷期盼,国人期盼!实钱证明,这种反思起到了巨大的效果,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成绩不断提升!
伦敦奥运会周期俞觉敏教练镇不住那几个女排姑娘们,王一梅不自律,技术水平走下坡路,上海俩仙女老油条,楚金玲球商不高,魏秋月速度太慢,拖慢了全队进攻速度。整个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而给他的时间太短,未能解决好,非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