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合适锻炼身体的时间段是哪几个?
1、健身前后要注意
在夏日炎炎的日子里健身,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会高于其他季节,这意味着运动会消耗身体更多的营养物质,要及时补充,才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健身前随身携带一瓶纯净水很重要,及时补充水分,然后在运动前应慢跑三五分钟,让血液加速循环,再伸展一下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使它们为后面要进行的运动做好准备。运动结束后,不要就地坐下,要让心率缓慢地减至正常。比如,运动后再慢跑三五分钟,同时做一些放松活动。如果有明显疲劳感,则表明你的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
2、一月减重一公斤左右是安全的
很多人在夏天急着减肥,正常情况下每月减重一公斤左右是安全的。有些人为了速减体重,靠吃水果、喝汤来充饥,一个月以后体重出现明显下降,这是非常不科学、也是无法长久的做法。当一个人决定减肥时,应选择一种能长期坚持的方法,如每天坚持适当运动,在保持很好身体状态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苗条身材,一举两得。
3、适合你的锻炼时间
只要你认为某段时间合适,它就是你合理的运动时间,只要你愿意。但是,夏天健身也不要顶着太阳去跑步,容易发生中暑等意外情况,清晨和傍晚是理想的运动时间,关键在于要每天坚持。
4、夏季健身补水小常识
炎热的天气与激烈的运动会使健身者汗流浃背。普通人在摄氏30度时进行1个小时的较大量的运动,汗液排放量便可达到3升以上,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身体脱水达到体重的1/4左右时,便会出现疲劳、厌食、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甚至昏厥等症状。
夏季运动除了水损失增加外,很多矿物质会随着汗水丢失。锻炼者可以通过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来增加这些矿物质的摄入,因为钾、钠、铬、锌、硒等矿物质在蔬菜水果中含量丰富。另外,也不能忽视补充维生素,因为B族维生素直接参与身体能量生成,因此会直接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健身者多食牛奶、绿色蔬菜、红色蔬菜、红色肉类、海植物、蕈类等。
高温天可以跑步健身吗?
近期各地气温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高温天气还将继续,这样的天气里能不能跑步?要不要跑?怎么跑?
一、高温天跑步时身体的反应
1.对体能要求更高 更易疲劳
高热环境下运动,同等强度下,心率会显著增加,心脏收缩能力下降,这跟血液流经体表增加,回心血量下降,出汗增多,心率加快等等因素都有关。此时你会感觉更累,更疲劳。同时,为了散热,体表血管大量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流经肌肉的血流量相对减少,可能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如果进行中高强度的跑步,可能发生乳酸堆积提前,乳酸产生增多等情况,疲劳感加剧。高温环境下运动时耐力都会下降,相对来说有氧能力水平较高者的耐力表现较好,通常经过有氧训练者在体温39℃时出现疲劳,而无训练者是38℃。
2.身体大量出汗 排尿减少
高温天气跑步,出汗成为散热主要方式。运动开始后数秒身体开始出汗,水份的大量流失,可导致体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时人体会通过减少尿量来避免进一步失水。
二、高温天气如何跑
1.选对时间地点
理想的跑步时间为清晨5:00~7:00和晚上7:30~9:30,最好选择平坦、通风且有树荫覆盖的地方。河边、湖边虽较开阔通风,但由于湿度较大,并不是最佳的跑步场地。
2.及时合理补水
夏季跑步,补水是最重要的。合理的饮水方式是:跑步前1~2小时饮水500~800毫升;长距离跑步时大约每15分钟或5公里补充一次水分,每次量不宜过多,1~2口即可;累计超过15公里最好是补充含盐分的运动饮料;跑步结束后不要马上大口豪饮,应该先拉伸15~20分钟,等核心温度降下来再适量饮水。
3.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高温会让你的脚步变得沉重、配速下降,这是天气的关系,不是你的原因。可以将运动量保持在日常运动量的70%—75%,减少配速,选择中速跑或慢跑。
4.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头痛、眼花、恶心、疲劳和晕眩等都是中暑的迹象。更严重的中暑迹象是失去方向感或眼前发黑,这很可能会致命,如发生需立即就医。如发现自己可能中暑,需停止跑步,并立即转移到阴凉或有空调的地方。脱掉多余衣物,背部平躺于地,抬高腿部,充分补水,并至少休息一天再训练。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来了解自己是否脱水,运动后尿液颜色从***重新变为透明清亮,表示补水充分。相反,如果运动后很长时间甚至运动后第二天仍然呈现较深颜色,表示体内仍然处于脱水状态。过量运动时还需提防是否是横纹肌溶解症。
5.正确的降温方式
跑完不要立刻吹空调吹冷风,正确的“降温”方式是跑步后在荫凉通风处作15~20分钟拉伸,并及时补充适量电解质和水让排汗更顺畅。
所以,高温天也可以跑步健身,但要科学合理跑步。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的跑步,帮助我们身体更好地适应炎热天气!
高温天可以跑步健身吗?当然可以。老祖宗们早就留下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古训。所以,别犹豫,高温天可以跑步,可以健身,可以参加你喜爱的各种运动。不过注意哦,御行君可没说让你在艳阳高照的时候,在太阳底下跑步。高温天健身,有讲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注意事项1:避开一天中的高温时段,尤其是户外运动
如果在有空调的室内场地锻炼,也就无所谓室外的高温了,找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去训练就行了。但如果你准备在高温日进行户外跑,那么一定要避开一天中的高温时段,一般是早上10点至下午3点。御行君的建议是,最后安排在清晨或者晚上。
大致上,人体在环境温度33摄氏度以下时,运动出汗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作用。但如果超过33度,就会出现散热困难,令锻炼者可能产生胸闷、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当然运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注意哦,环境温度并不是天气预报告诉你的温度。当你大中午在马路上时,那时候的地面环境温度可能高达四五十度,完全不适合跑步锻炼。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在一篇科普文章中说,有人用温度计测量了高温日阳光直射下的柏油马路地面温度,竟然高达70至90度。
另外在湿度较大时,也不宜进行像跑步这样激烈的户外运动。比如处于江南一带的黄梅季节时,往往环境湿度很高,虽然气温并不一定高,仍会让人感觉闷热不堪,而且还往往伴有低气压和低风速。这种户外环境下跑步,汗水会滞留在皮肤表面,严重影响散热,也不宜进行户外跑步。
注意事项2:及时补水,少量多次
运动时大量出汗,尤其是夏天,因而更容易口渴,所以加大补水力度是必须的。但原则是”多次少量“,即在运动前中后都要及时补水,次数可以多一些,但每次小喝几口就行了,不要牛饮。现在一些健身房里也提供了自助饮水机,它的设计可以避免运动者大量喝水,也是基于”多次少量“的考虑。因为一次性大量喝水,会严重增加心脏负担。也不建议喝什么运动饮料,普通的白开水或矿泉水就行了,可以少量加点盐。
还要注意的事,别图一时痛快,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喝过冷的饮料,比如冰镇的或刚从冷柜中取出的饮料。
注意事项3:别在运动结束后立即冲凉
冬天可能不太会有立即冲凉的情况,但夏天一练完去冲凉的却大有人在。刚运动后,全身毛孔打开的身体,如果突然受到凉水***,很容易让人感冒。应该在运动后,先做放松和整理运动,然后休息一会儿。衣服如果太湿了,应该脱掉,用干毛巾将身上的汗擦去。待身体基本平静下来后,再用适宜温度的水洗澡。注意,运动后长时间泡在热水里,虽然可能让人感觉舒服,但也有可能进一步导致肌肉和关节出现炎症,并且延长恢复时间,以及加重脱水现象。
不过,有一些长跑爱好者喜欢***用跑后冰浴的方式来缓解大运动跑步锻炼后的疲劳感和痛苦感,以便更好地恢复运动能力。2007年的一项研究说,这种冰浴的方式可以减缓90分钟长跑后引发的身体疼痛和肌肉损伤。实际上,冰浴只是水温较低(10至15度),而不是真的0度的冷水。
提示:想尝试冰浴的朋友应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而不要自行胡乱试验,避免感冒生病。
注意事项4:***用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实际上由于高温的影响,健身者们完全没必要死盯着跑步这一项运动,比如将户外跑改到室内的跑步机。如果是健身房的会员,还可以参加有氧操、动感单车、划船机、游泳等有氧运动,完全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
另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弱,调节能力差,因此在夏天,特别是高温热,应避免户外活动,千万别”夏练三伏“。炎热的天气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风险很高。御行君建议爱运动的老人,可以在夏天到健身房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或者以打坐等静态的养生方式渡过夏季。
夏季高温日只要做到避开高温时段锻炼,预防因高温可能导致的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各种风险,就能顺利、完全地完成夏天的锻炼,秋天就可以看到训练的果实了!
说实在的高温天气不适合跑步健身,高温跑步不仅会加重中暑的风险,而且会消耗大量水分。但是干保卫人民群众安全的武警公安,***等特殊职业的人群经常在高温下高高强度训练,跑步可能只是小小的一项任务,只有超人的体力,超人的毅力,超人的智力才能战胜坏人,保护人民安全。
高温天跑步是可以的。记得注意几点!
①但是时间最好选在早上5.00-7.00,或者晚上7.30-9.30。选择比较平坦、通风的地方去跑!
②
记得提前补充水分以及电解质,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饮料,提升耐力的话,可以选择跑前十分钟吃一个香蕉!
③强度不要太大,根据自己体能,去合理安排强度。
④调整还呼吸,不要一下子跑太急。导致岔气、腹痛、头晕等不适。
⑤跑步≠比赛,跑步是一个爱好。或者是一个持久的运动。不是使劲出汗就可以的。而应该保持时长在30-60分钟,才能去消耗更多的脂肪!
一个星期跑一次,一次十公里,这种健身方式合适吗?
本人一周次17公里,每次慢跑前后各有一次一小时力量,顺便充作热身和放松。2年了,膝关节面光滑,无伤痛。这样的好处是高效,节省时间,也减少了洗澡洗衣服的麻烦。一次跑透,更爽。
一个星期跑一次,一次十公里,这种健身方式合适吗?不合适,除非不得已而为之。
健身运动,在于经常性,即使是每次半小时,一周三次,也可以达到一定效果。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康,一次十公里,对于一般人来说,容易因为一次相对过多的训练,导致运动受伤。
科学健身,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运动;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提高运动能力。身体和所从事的运动之间也有着一个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就慢跑而言,要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一周应该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如果以减脂减肥为目的慢跑,每周应三到五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并保证相应的运动频率。
并不合适。
健身的宗旨,讲的是每天中量级的运动量,但是要持之以恒。
其实也不仅仅是健身,人体相关的大部分习惯,都应该遵循类似的原则。
比如三天不吃饭,一顿吃三斤,肠胃受不了
或者通宵三天玩游戏,一睡睡三天,植物神经紊乱
那么对于跑步而言,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效训练。
***如跑步是以减肥为目标的话,这一次的10公里跑步
按照寻常速度来估算,应该消耗热量在700到800大卡
但是由于你的运动频次太低,身体受不了这么大的热量亏空
也许会出现极强的饥饿感
这就导致你会大量补充热量来对抗饥饿
到头来跑下去的热量重新摄入,减肥变得无效。
此外,会面临更高的受伤风险。
因为你一周的训练频率只有一次
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你的肌肉都处于休眠状态
同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关节的灵活性,都更倾向日常状态的循环
然后突然大量运动,上述的各种组织都经受不起,造成急性的运动伤害。
———————————————
所有的运动,都讲究循序渐进,但持之以恒
希望有帮到你。
这种锻炼方式非常不可取 人的关节虽有润滑保护 但是十公里的摩擦肯定超过了关节的负荷 势必引发关节积液 慢行关节炎 这已经违背了锻炼的初衷 锻炼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在于一时之力 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你好。
健身是一种长期循环往复的过程。
不是说今天练一下,我间隔5,6天不练,这样很容易就会回到原始值。
你一周1次的10KM,确实不多,但是太少了。
我说的少,不是你的公里数少了,而是你的运动频率少了。
如果你1周跑3次,1次跑3-5KM,最后的总值是不是和你这个一样呢?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身体在***过后,也得到了一定时间的休息。
然后又进行***,又休息。
这样循环下去,才能够持久,而且你的运动成绩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当然也不能天天跑,我们只是普通健身爱好者,不是为了比赛。
如果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就得不偿失了。
尽量还是一周安排3-4次的训练,这样会比你1次性跑好很多。
这种健身方式是错误的
运动健身是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种,不但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处,一个星期只跑一次十公里,只会对身体形成伤害。一次跑三公里天天跑,都会比这个一个星期跑十公里的健身效果好得多。健身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只跑步,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更不适合跑步,上了年纪的人,它的骨骼关节会产生退化,跑步反而会加深她关节的磨损。比如说打打太极,跳跳舞啊,反而比跑步健身方式更好,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到全身的各个关节、脏腑、肌肉、筋骨、血管等,锻炼的时间应慢慢加长,微微出汗效果最佳,重在坚持。
夏天天气这么热,如何坚持锻炼身体?
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是锻炼身体不应该中断,始终坚持,才能保持锻炼身体的效果。
那么夏天应该怎样在酷暑的天气里坚持锻炼身体呢。
一是时间安排上尽量安排晨练。因为早晨天气凉爽,气温较低,适合进行晨练。但在晨练之前应该补充点食物,比如吃一只香蕉,吃两块饼干或半个面包,喝一杯蜂蜜水等等。尽量避免空腹晨练,防止低血糖状况的发生,对身体造成危害。经常性的晨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早睡早起的习惯,使生活更规律。
二是晨练时间不宜过长,以40分钟到60分钟为宜。因为早晨基本是空腹进行晨练,这样体能状况不是非常饱满,所以控制时间是非常必要的。以晨跑为例,可以进行30~60分钟的晨跑。这样大概能跑5~8公里,这个运动的量还是比较恰当的。
三是运动的强度不要太高,以中低强度为好。可以进行快步走或者参加广场舞,也可以打太极拳或进行有氧慢跑。总之对强度的要求应该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比较恰当。
四是晨练之前应该做好热身的活动。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处于刚刚复苏的状态,这样从睡眠过度的运动,需要一个衔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作为热身。热身要全面,从静态到动态,逐步使心率提高接近到运动时的心率,这时就可以开始正式运动了。晨练结束后要进行静态拉伸。防止肌肉僵硬。降低心率,恢复静止状态。以免运动损伤,保障身体的健康。
五是在炎热的夏季锻炼身体,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在运动前涂抹防晒霜,在运动中带空顶帽,佩戴太阳镜。穿戴袖套。穿较薄的浅色的运动服装,有利于身体较少的吸收热量,防止中暑。
六是夏季锻炼身体,要及时补充水分,勤喝水,防止脱水的现象发生。
总之夏季进行锻炼,要注意降低强度,减少时间,注意防晒,补充充足的水分,这样既能保证锻炼的效果,又能保证夏季炎热天气锻炼时的人身安全。
我是斜阳靓锦马,欢迎关注评论与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