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羽生结弦的退役?
人不可能留在少年,不可能永葆壮年,生命之流逐你我一路风雨兼程,只能顺应。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自有其挑战,自有其美好。如果一味坚守徘徊,会适得其反,徒增烦恼甚至笑柄。聪慧如柚子,化被动为主动,适时转型,开拓另外的赛场和舞台,期待并祝福!你可以永远相信羽生!
对开创了ISU盛世的羽生来说,现在的ISU赛场残酷又***,会损害羽生天赋异禀的艺术气质。羽生退出现役转为职业选手,这应该是最好的消息,也是真正的羽生迷所期盼的,创立自己的冰演品牌,开展世界巡演,是他与粉丝的约定。他曾说等到那一天,请一定要来啊!我们一定会来,更希望到中国巡演。终于可以不用看那些人给我们羽生打分了,也不用关心赛场上其他人滑得怎么样、得分怎样了,我们只需要好好的欣赏羽生的花滑就好。胜负欲这么强的羽生,他终于不用死磕打分规则,不用再遭受不公,不用再受到屈辱,不用在一群人当中强装欢笑,他只要滑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花滑节目!虽然泪已落下,但是从现在起,羽生迎来了羽生结弦最好的时代!期待并祝福他![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有点意外,没想到这么快就退役了,此刻回想起东奥会上那个翩翩起舞的青年,只能祝福他回归平淡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竞技体育,运动员都会有退役的一天,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挥汗训练,奔赴一个又一个赛场,过着与时间奔跑的日子,退役将是另一种慢生活的开始,也会有许多不期而遇的美好,比如遇到称心的另一半组成幸福的家庭,有一个让身体和心都停靠的温馨港湾 ,也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有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仍然做着自己喜欢事业,在培训场馆做老师,在赛场做教练或者做一名指导大众跟练的博主,以另一种方式回归自己热爱的领域。退役对于运动员来说不只是一种赛道的结束,而是人生另一种赛道的开始,生活处处皆赛场,只是把重心转移到生活是赛道上来,再一次出发。生活终会有一个属于努力奔跑者的赛场,在下一个转角处但愿又能遇见那个朝气蓬勃的舞者。
如何评价电影《我,花样女王》?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季,总有那么几部由***真事改编的传记电影入围,这依然成了奥斯卡的传统,不过这部《我,花样女王》却迥然于过去好莱坞经典的传记题材叙事模式。
在以往,主角往往凭借才华与努力,最终收获成功。
这是好莱坞的学院派评委们最爱的价值观表达——
励志与鸡汤的美国梦!
然而这部《我,花样女王》却反励志,反鸡汤,甚至还带点恶趣味。
影片的女主角并非一名励志成功的体坛偶像,而是美国臭名昭著的前花样滑冰运动员坦娅·哈丁。
从电影的第一幕开始,影片就显示了与传统传记片的风格差异。
导演并没有按照线性叙事,而是通过几位主角对着镜头说话“打破第四堵墙”的伪纪录片方式来展现不同人物对此事的态度。
这种做法不仅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让观众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跟随导演的视角一步步探寻背后的真相。
电影通过女主角坦娅的自述开始,回溯了一位体坛偶像,如何在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重压之下,跌落神坛的故事。
导演在坦娅的故事中深挖了美国的家庭教育和阶层歧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颇有些反美国梦精神的意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女主角坦娅·哈丁的是近年来大火的“小丑女”玛格特·罗比。
在这部电影里,她的表演为影片效果增色不少。
如果说《***小队》给了面容姣好的她一块好莱坞的敲门砖,那这部《我,花样女王》就是她用演技和实力所争取到的演技派的证明。
《我,花样女王》这部电影也直译为《我,托尼亚》,是一部值得一看令人感慨,但手法见仁见智的作品。 ***加载中...
本片根据真实***改编,在我小时候也算国际大新闻,一位美国花滑女运动员用棒球棒袭击了另一位美国花滑女运动员。在没看本片之前,我的记忆始终停留在这里。***的这位就是女主角托尼亚。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托尼亚不是正面励志人物,也不是十恶不赦之徒,看完之后让我特别伤感,因为大多数人和托尼亚一样,只能接受不幸、不公和自作孽,然后努力地活得更好一点。生活就是这么当头棒喝! ***加载中...
看过本片才知道,真相搞不清楚,但很可能托尼亚没有指使任何人,更没有自己动手袭击同伴,错的是她的鲁莽情绪激起了同样不着调的丈夫的愤怒,加上丈夫的铁哥们智商不足,最终让几句话威胁同伴变成了袭击人家膝盖。
然而搞不懂的是,导演为什么***取将伪纪录片***访结合剧情片的模式摄制这个故事,首先导致叙事不太流畅,一会角色跳出来自说自话,一会面对镜头接受***访,一会又生活在故事里(不是完全不可以,但一定要适度,《纸牌屋》做的就不错);其次,本来通俗的内容变得刻意要表达什么。
本片的精华完全在结尾,没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没上完中学只会滑冰的托尼亚被判终生禁赛以及罚款……等于从前白活,一文不名。当导演将她昔日冰上芭蕾的美妙身姿和笑容与改行后的粗暴工作状态与惨状对比之后,没有人会不唏嘘,没有人会不叹息!
托尼亚望女成凤的老妈、害了她一辈子的前夫也从此经历了各自的艰难,虽然以前过的也没多好。这时的伪纪录片***访方法就非常有巧妙夸张的效果了。不过出字幕时原型人物的原声亮相更富于冲击力,甚至让人觉得导演是自己找抽!
随着托尼亚***全盛期的花滑表演浮现眼前,电影的戏剧性可以说达到了最***。而现在的托尼亚怎样呢?字幕总算让观众倍感欣慰,松了一口气。
回首托尼亚这辈子,其实很难得出什么经验教训,离异家庭、虎妈教育、草率婚姻、性格冲动,看似是各种不利条件,或者罪魁祸首,其实要不是具有花滑天赋,她根本就默默无闻。难道天赋是凶手?只能说,天赋相当于一笔意外横财,与家人朋友的支持分忧,个人心理的成熟相辅相成,否则确实是灾难啊。
我猜是因为这几年“IP”的概念太火,运动相关的电影又回潮了。
作为人类体能的顶尖代表,那些(或许早就被遗忘的)体育名人的生平总是充满力与美,画面爽、指向燃,随便上上价值、洒洒鸡汤,就有人买账。
其中一部分显得更热血更男人向一些,玩的运动项目是拳击、格斗、赛车这些比较狠的,比如《勇士》《铁拳》《奎迪》《极速风流》,主角还是帅的时候更多,剧情以“燃”为主(然而其实我也没看过,猜的)。
也有一些我觉得没那么男人向的,玩的项目是滑雪、体操、花样滑冰这种比较柔的,主角懵逼的时候更多,剧情可能“丧”得占一半——《飞鹰艾迪》《铜牌巨星》《我,花样女王》。
《花样女王》以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过气)天才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塔妮娅的一段***经历。
她是美国首位胆敢尝试并且能够完成冰上三圈半跳跃的选手,拿过大大小小无数奖项,曾两次代表美国征战冬奥会,但她更出名的“事迹”却是被卷入了也许是花样滑冰史上最大的丑闻。
和许多人眼中小公主般的女花样滑冰运动员不同,塔妮娅出身贫寒,家庭破碎,母亲酗酒,性情乖戾,从小对她就非常严厉,总是动辄破口大骂拳脚相向。
这导致塔妮娅在亲密关系中也陷入了“被家暴”的怪圈,前夫杰夫总是对她动粗,她却总是狠不下心离开他,“他打我是因为他爱我”。
除了在花样溜冰上天赋过人之外,塔妮娅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红脖”,只有在冰上,她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然而纵使天赋秉异,塔妮娅叛逆嚣张的形象却特别不受传统花样滑冰圈子的待见,明明动作完成得非常完美,裁判却总是想方设法给她穿小鞋。
好不容易靠实力得到了参加1992年冬奥会的名额,却因没能拿到奖牌而被公众遗忘,只好放弃了她深爱的花样滑冰,女承母业去餐厅当服务生。
好在儿时的教练对她寄予厚望不离不弃,刻苦训练两年之后,终于再次得到了征战冬奥会的机会,可真正的麻烦这才接踵而至……
虽然也是一部运动题材电影,《花样女王》的内核却是冰冷的,虽然描绘的是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却更多地探讨了竞技体育的丑恶一面,以及原生家庭与背景出身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影片最后,人物原型塔妮娅在自述中强调,“我是一位好妈妈”,也满是对母亲的怨念。
很多公号都用“冬兵家暴小丑女”来做标题,看来虽然《***小队》拍得不怎么样,玛戈特·罗比版的小丑女也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但我觉得,她在《花样女王》中的表现远比小丑女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配得上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
扮演“红脖妈”的艾美奖影后艾莉森·珍妮,也凭借该角色拿到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的提名。
(而且“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好像很爱演这种运动/性活跃/渣男角色啊,参见《铜牌巨星》。
当塔妮娅被记者堵得水泄不通,却发现连亲妈都不能信任时,那一声委屈的哭喊,“我才23岁啊”,把我的整颗心都揪起来了。
作为一部运动电影,《花样女王》不太燃,有点丧,甚至还显得有点不正经(真的,杰夫的那个妄想症宅男基友真是绝了,难以想像事实就是如此),但相信也为这个类型贡献了更多的可能性,值得一看。
(颤抖吧!地球人!记住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