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有多少?
据国家体育总局***报道,截至2021年5月,我国已建成水上运动训练基地59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其中包括了江苏张家港、浙江桐乡等多个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这些基地通过提供专业的训练、培养优秀的运动员、组织比赛、推广水上运动等方式,推动了我国水上运动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和输送国家水上运动代表队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古代水上运动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水上运动:弄潮——游泳,水秋千——跳水
原始社会渔猎时期,华夏先民依山傍水而居,上山打猎,下水***,在与水的长期接触中逐渐学会了游泳。《诗经·谷风》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诗句,意即过深河要乘舟坐船,过浅水游泳即可。游是浮游,泳则是潜泳,当时人们已经具有潜泳技能。
《晏子春秋》记录齐国勇士古冶子的潜泳技艺高超,能“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时期“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上,有蛙人潜入水中战斗的场景,潜泳者扬臂蹬足,奋力游动,极似现代自由泳泳姿。
能在大江大河中搏击风浪的游泳好手,被人们尊称为弄潮儿。唐人李益曾作闺怨诗《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南宋钱塘江弄潮是一代盛事。据《武林旧事》,“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的潮水中,数百弄潮儿“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辛弃疾夸弄潮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潘阆更是赞叹“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除了游泳这类常规水上运动,中国古代还有独具特色的跳水项目。据《因话录》,唐代江西南昌有名为曹赞的唱戏艺人,水性极好,能从“百尺樯”即帆船悬挂风帆的桅杆上“不解衣投身而下”,径直跳入水中,类似今天高台跳水。
宋代还有“水秋千”运动。《东京梦华录》记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将秋千架在画船船头。“一人上蹴秋千”,表演者踏上秋千后,身体借助秋千的晃悠摆动,寻找时机。“将架(荡)平,筋斗掷身入水”,在秋千摆动到几乎与顶架横木齐平时,表演者从秋千上凌空起跳,在空中完成翻筋斗等花样动作后,直插入水,“谓之水秋千”,类似今天花样跳水。选手跳水时,“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还有会音乐伴奏。
表演“水秋千”时,皇宫大内的宫女都会登上高楼,卷起珠帘,遥望观赏。宋人王珪有《宫词》云,“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
李宁体育园水上乐园要带什么?
1. 泳衣或泳裤:作为水上活动的必备装备。
2. 毛巾:用来擦干身体、头发和脚。
3. 防晒霜:防止因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受到晒伤。
4. 太阳帽/太阳镜:保护头部和眼睛免受阳光照射。
5. 水鞋:可以在水上活动中保护您的脚。
6. 饮用水:在水上活动中,保持身体水分的充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