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有没有一档综艺节目你觉得被低估了?
极限挑战:一路从泥泞中走来的”小猪“罗志祥,世事洞穿,睿智却善良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里的少年并不是单指长相帅气英俊潇洒,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内在。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小猪---罗志祥,在一个人见识了世间的无数丑恶不堪,受尽了白眼和嘲讽,终于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出来,到了他可以高冷,对看不惯的事情爱答不理的时候,却坚定不移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
张艺兴被颜王抢走金条箱,气氛尴尬时,小猪插科打诨,顺走孙红雷的金条箱,没有偶像包袱,完美解决了双方的窘境
开始上节目,对孙红雷满满的信任,把金条箱托付给孙红雷,上万洗手间回来,箱子没有了。张艺兴却是觉得伤了心的,在地铁上哭的画面,当时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争论,认为极限挑战就是个***节目,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较真。
而孙红雷拿了张艺兴的箱子后,走了没多远,内心就翻涌起巨大的后悔,于是急匆匆的回去找了艺兴,想把箱子还回去。
两个人在码头上起争议的时候,艺兴严肃的对孙红雷说:”你拿箱子的那一刻起,你就得想到,你要拿完这个箱子以后,你得承受的责任和义务,你在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之前,拿走了我的箱子,那你没有理由,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权利,告诉我,让我来拿回。“
而此时小猪,聪明的把孙红雷的箱子拿走,飞快的跑掉了,完美的解决了当时尴尬的场景。
至于他会不会遭人诟病,怎么也爱抢人东西啊,不那么善良啊,他完全没有考虑自我的利益问题。
这个行为,作为观众,我看了之后一直觉得特别感动。
***设一下,如果罗志祥不去顺走孙红雷的箱子,刚上节目的艺兴,确实是个善良坚持自我原则的孩子,不愿意为了节目效果改变自己的行为,那结果是不是艺兴和红雷会尴尬到本期结束,而两人在心里也会留下嫌隙,不会像现在一样有这么好的氛围?
而翻一翻罗志祥的成名之路,说实话,太惨了,没有几个人能吃的了他这么多苦。
他的外号”小猪“源于,小学和初中时很肥胖,加上皮肤也很黑,所以被取笑叫“小猪”,并一直沿用这昵称。
罗志祥于15岁开始跳街舞,导致膝软骨磨损严重,20岁就有“软脚”症兆,医生诊断髌骨软化症,建议开刀做人工软骨,罗志祥怕不能再跳拒绝开刀。
他是热爱舞蹈的,但喜好并不能养活自己,他去做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
而台湾的综艺节目,跟我们不同,整起人来是不遗余力的。而小猪就承担着那个被整的角色。刚入行时,被嘉宾用鸡蛋砸他的脸,让他吃各种难以下咽的东西,其他的主持人、现场观众就爱看他那难堪的表情发笑。
谁愿意以出丑博眼球呢,可是他也没办法,他没钱妹没有背景,想要在***圈里闯荡,必须要经历这一步。家里欠了很多债,也需要他挣钱去还。
而且莫名的,他的观众缘特别的不好,常常被观众骂,”滚出***圈“。在极限挑战了红了之后,观众们终于开始对他改观,以至于他现在都常常跟自己的工作人员说,”你看现在观众都不骂我了哎“
就是这么一个几乎不曾轻易得到过任何成功,总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人,常常被骂被质疑被嘲讽,却还能如此乐观积极向上,并坚定不移的传递快乐,他的内心需要多大的善良。
而极限挑战里明星,每一个既是明星,又是有血有肉,有优点又敢于暴露自己缺点的真实的人,比如开始艺兴的较真和后面迅速学习成长为小狐狸,黄磊是一如既往的聪明睿智,黄渤的见多识广和真诚善良,孙红雷的勇于腹黑和敢做敢当,王迅的善良低调乐于奉献却带点精细抠门。
极限这个节目好就好在,出其不意,招招非凡,不是江湖,却让人们体会到什么是情谊,这是一个绝对值得反复看的好节目。
而小猪,更是一位即使身处泥沼,也从未放弃努力的好艺人,当之无愧的舞王。
用艺兴极限里的经典名言作为结束语:
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多一些信任!!!!!!
其实好的综艺有很多,但有些综艺注定是少数人的狂欢。
电视节目考虑到观众接受度,为了提供给更广大观众能够观看的内容,节目必然会添加***性的内容,节目要老少皆宜,甚至会出现越来越幼稚的情况。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曾经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的氛围,长尾效应,让很多本来小众的节目也受到了一部分追捧。
综艺节目不拒绝深刻的讨论,不扎堆做一些低幼的游戏,优秀的节目限于受众,可能不会特别火爆,但也有一部分自己坚定的粉丝支持。
我要推荐的综艺是《非正式会谈》
《非正式会谈》是一档全球文化相对论节目,节目有固定的主持人之外,还会请一些外国小哥哥作为嘉宾,由11个不同国家的青年和4个主持人围绕热点话题和青年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抛出话题,从世界各地的代表,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来自不同地域的差异性,这种奇妙的组合竟然十分好看。
关于抄袭的问题
《非正式会谈》也曾陷入种种争议,因为这种和外国人坐在一起聊天的节目,《非正式会谈》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同质问题,引发了节目是不是抄袭的争议,首先是和韩国的综艺《非首脑会议》,内容上的雷同。而且,节目名称上也有些相像。
其实还有一个《世界青年说》也是同样的节目。
实际情况是,《世界青年说》确实是购买了韩国《非首脑会议》的版权了,但是《非正式会谈》也并不是抄袭,而是湖北卫视早些年另一档《世界大不同》节目。
《非正式会谈》是《世界大不同》的升级版。
曾经的最穷剧组
曾经这个剧组,因为没有资金还断更过。
一个在卫视播出的节目,因为资金问题竟然停播了,这确实挺可怕的。
但是早期《非正式会谈》确实拉不到资金,因为没钱,没成为“穷穿地心”。
但这样的节目,因为内容优质,各种文化各种肤色的文化交流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非正式会谈》的豆瓣评分一直都不算太差。
可以说是内容取胜的节目。
早期,粉丝把内容传到B站,没有官方购买版权,没有大版面推荐的情况下,《非正式会谈》在B站冷启动,竟然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乃至于到了《非正式会谈》的第五季,竟然获得了B站的大力赞助。
《非正式会谈》从无到有,一连做了五季。
成绩也是越来越好,渐渐地进入到了大众的视线内。
大部分节目都是高开低走,靠着第一季爆个冷门,后面的就开始消耗人气了。但是像《非正式会谈》这种随着季数越做越多,内容越多越好,观众越来越喜欢的综艺还真不太多。
但是观众多了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粉丝觉得现在的节目,关于话题的讨论没有原来深刻,更多的变成了造梗,抛梗,接梗的讲段子,虽然爆笑不断,但是似乎忘记了初衷。
其实,我觉得,这倒无可厚非。这说明《非正式会谈》拓宽了自己节目的边界,正经的时候能正经,搞笑的时候也很搞笑。
深刻的讨论本来就是少数人的狂欢。大众喜欢的还是,脱口秀,搞笑的综艺。
作为***向的综艺节目,还是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我心中的谈话类节目第一位,窦文涛的《圆桌派》。
熟悉窦文涛的人都知道,《圆桌派》其实就是窦文涛之前主持的《锵锵三人行》的变身,虽然是“新瓶装旧酒”的“换汤不换药”,但我们要的,就是节目的“更名不改姓"。
《圆桌派》的形式,是固定的几个人(行业权威),一起聊大家关心的热点。窦文涛是一根线,串起了收藏大家马未都,评论杂家梁文道,专栏作家马家辉等人,几只老狐狸,桌上全是戏。
这些人,从自己人生经历的角度,看破也说破,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说事实,讲道理,让看客过瘾,观众服气。
我一直认为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很经典,直到王晶出现在《圆桌派4》,我才发现,这一期的《圆桌派》里面涉及的内容,简直就是让人发现了一个宝藏。
作为香港电影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在多重身份(导演,编剧,制片)的王晶面前,这场谈话的参与者,窦文涛,梁文道,周轶君,都如同“小学生”一般,乖乖的听“教授"王晶讲一讲,香港的电影历史,以及随着电影出现的那些人(王家卫,周星驰,许鞍华),那些事儿。在《圆桌派4》中,你会发现,以往那个给你“笑嘻嘻”感觉的“螳螂拳”王晶,非同一般的严肃,从鹏哥的角度来看,这才是真正的王晶,专业,严肃,认真,真实。提起王晶,大家都知道他是香港著名的“***片导演”,执导过一百八十多部电影,大多是赌片,搞笑片,以及***片,跟他合作过的香港明星,除了周星驰,还有成龙,刘德华,周润发,梁家辉,古天乐等等。王晶最辉煌的1993年,一年拍九部,监制两部,香港大半的一线男星,都被他揽入怀中。王晶拍的电影多,经典的也是不胜枚举,比如1989《至尊无上》(刘德华,谭咏麟,关之琳);1989《赌神》(周润发);1991《整蛊专家》(周星驰,刘德华);1992《***大亨》1,2(刘德华,万梓良)和《鹿鼎记》1,2(周星驰,吴孟达);1993《城市猎人》(成龙,王祖贤),《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李连杰,邱淑贞,张敏);1994《九品芝麻官》(周星驰,吴孟达);之后王晶导演的电影,也很经典,只是,没有那么经典。
提起王晶的电影,就绝对绕不开周星驰这个人,在《圆桌派4》中,王晶对于周星驰的评价,有点让我惊异,王晶的话,直爽的让我有点接受不来。在这两个人,思想最一致的时候,王晶跟周星驰合作的经典电影,让人难以忘怀。在王晶的翼护下,这时的周星驰,全无后顾之忧,把自己最有表达力的演技,完美的奉献给了屏幕。
窦文涛问:你们为什么会分手?王晶回答:周星驰想当导演,他只爱钱!王晶的话,如同重磅***,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内心,跟我印象里,荧幕外那个“沉默内敛”的周星驰,成了强烈的反差。
姑且不说,王晶跟周星驰究竟谁对谁错,但王晶的话,确实是触动了我。
王晶在节目中,还特别表达了一个词“状态”,90年代,王晶拍“扯纸”电影又快又赶,却有很多经典,现在的王晶,拍《追龙》足足用了两年时间,这都是因为“状态”不同,虽然王晶不想承认,但是言下之意,他老了。王晶提起了很多人,王家卫,周润发,许鞍华,尤其是他投资许鞍华的文艺电影,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虽然自己拍所谓的“烂片”,但他却默默用赚的钱,去支持“文艺片”,有点“卖身从良”的意思。从这方面看,王晶说的,让他欣慰的香港导演的团结,从他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这期的《圆桌派》,表达的主旨是粤语“执生”,意指是总有办法解决问题的香港人。
王晶是香港人,他身上有香港人高效率的烙印,同时也因为久居北京,有了北京人包容的局气。《圆桌派4》,因为有王晶的存在,内容的震撼性,含金量,为往季节目之首,虽然节目应该有不少被剪辑,但从鹏哥的角度来看,这一期的节目,就如同***上最耀眼的宝石,灼灼生辉。
虽然鹏哥我夸了那么多,但喜欢看《圆桌派》,能静下心来看这一个小时节目的人,相比较看《奔跑吧》和《极限挑战》的人,还是少的多。
以上是从2011年到2019年,这三档节目的搜索数据,相比《奔跑吧》和《极限挑战》高高的山峦般的存在,《圆桌派》的关注线条就像平原一样,一直在谷底。小众而特别有魅力,《圆桌派》是我心中,最被低估了的综艺节目。
我是大鹏哥,喜欢就关注我。
新世纪以来,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各种各样的综艺如乱花迷人眼。
先是晚会式的综艺大行其道,再是选秀类综艺占半壁江山,挑战类游戏综艺异军突起,明星***秀圈粉无数,各领***数年间。
看过的综艺节目不计其数,大多数看过就忘,只能***一下,毕竟看综艺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谁还指望看综艺能学到什么呀!
看多了明星照剧本来演的综艺,有点厌倦,来来去去那几个明星,做着幼稚的游戏(还可能是照剧玩的),明星随随便便上一期节目都能挣几百上千万,难怪明星都热衷于上综艺了!
最近喜欢上了美国社会实践***秀节目《老大哥》。《老大哥》荷兰1999年推出的***秀节目,全球多个国家都有引进,美国版的至今已播出20季,今年的6月25日第21季将回归。
节目嘉宾都是素人,一群陌生人以“室友”身份住进一间布满了摄像机及麦克风的屋子,与世隔绝三个月,不能以任何方式与外界联系,他们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连睡觉也被拍),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将被记录下来剪辑处理之后在电视上播出。
为了不被人投诉种族歧视,节目组选手绝对不会单选白种人,往往有黑人黄种人,性别一般都是男女各半。
选手们在比赛时间内将进行提名,竞赛,投票,淘汰。最终留下来的人将赢得大奖(50万美元)。
选手们通过比赛选出一周的房主,房主可以提名两个淘汰名额,房客可投票选出谁被淘汰。为了赢得奖金,选手们合纵连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尽显社交才能。(甚至有一季中有一个选手打算利用自己的好厨艺把其它人喂胖,奸诈!)
因为长达三个月的与世隔绝,选手们很容易陷入感情漩涡,节目开始时彼此是陌生人,节目结尾时也许已经成情侣了。
为了奖金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暗杀”别人,为了情人也可以不在乎巨额奖金。
节目主持人为华裔陈晓怡。第21季已经在6月25日开播。
自从韩国综艺被打包深加工借鉴到了国内市场后,大量雷同的***秀便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段都要霸占观众的眼球。这些以***功能为主的综艺固然能让人放松精神,减掉一些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但对于传统文化难以起到相应的传播作用。哈哈一笑,印象全无,大多数观众对于国民传播度很高的综艺,评价高度相似。看腻了嘉宾明星们在荧屏中奔来跑去做游戏的观众,也开始期盼能有一款增长见识,普及文史知识的综艺。《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综艺便应运而生。不过今天要安利的并非以上两者,而是去年热播后,虽有口碑,传播度却没有跟上的《上新了,故宫》。
借着邓伦和周一围的热度,《上新了,故宫》在开播前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开播后的评分也超过了大部分***秀类的综艺,还获得了相关的奖项。不过播出还没过半,坚持追更的人便少了许多。关于节目的吐槽从来没停过,无聊,尴尬,节奏慢,是观众们接受不了的弱点,怒打一星的人也不少。第一季的十期播出后,很快就被遗忘在了角落。跟《跑男》,《极限挑战》这类传播度广的综艺比起来,《上新了,故宫》激起的水花还是小了点。可网络上的吐槽,并不能降低本综艺的含金量,从某个角度上说,《上新了,故宫》在国内综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靠着模仿邻国综艺的模式做节目,没有新意,也对文创产业起不到推动作用。可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的深厚历史,总要有适当的方式向民众传播。以往我们习惯做成纪录片,让观众感受历史的魅力,解说为主导的拍摄方式像极了在课堂上念念不止的老师,教育意义是有了,趣味性却打了折扣。偶尔有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类的节目,也很少跑出室内拍摄的方寸天地。《上新了,故宫》的播出,把文创类综艺的主战场从室内拉向了拥有更多可能的室外,将***秀和历史介绍进行了结合,讲述故宫的历史不再借用枯燥的纪录片当载体,也不需要照搬模仿韩国的综艺搞笑形式,做出了国内综艺应有的中国特色。
在《上新了,故宫》中,主创团队借由节目给出了对文物保护更有效的方式。拉近了故宫和普通人的距离,让神秘的事物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文物最好的保护方式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至今是个难题。《上新了,故宫》,给出了比单纯关闭维修更好的保护故宫的方式,就是为它赋予更深层次的使用功能。故宫在节目中,不再只是需要不断翻修的大型建筑群,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品牌效应。基于故宫的历史地位和大量的衍生文物,做出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在节目中适当宣传,建立长久的产业行销模式,才能让古老的建筑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表面***秀,内含小剧场,鲁班猫一路卖萌的一档文创类综艺,原来野心这么大。用综艺的轻松气场,促使高大上的故宫脱去神秘莫测的面纱,露出可商业化品牌化的内核,让市场带动故宫IP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间接为故宫拉来了更多粉丝,推动对故宫保护意识的构建,这亲民的文化传播方式做的实在是高明。
用通俗的方式还原威严帝王的人生,深挖故宫内部的故事,在观众心中筑起一道保护故宫的意念长城,亲民的宣传远胜于乏味的说教。
《上新了,故宫》的出现,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有趣,受众更加年轻化,延续性有所加强。
在纪录片垄断历史文化传播功能的岁月里,中老年观众是文创类节目的主力军,老花镜加茶水的看片伴侣,是一个纪录片观赏者的标志。可历史的传播需要代际的延续,一味的迎合老一代观众的审美,不去抓住年轻人的兴趣点,早晚会造成历史知识的断层。
《上新了,故宫》恰恰是针对年轻群体,给出了一种更利于接受的文化传播形式。年轻观众有活力,却也难于长时间安静的通过纪录片了解冗长而晦涩的历史知识。他们对综艺的喜爱程度不仅和节目内容有关,主持明星的咔位人气,以及后续周边的产出都会左右他们对于节目的喜爱程度。《上新了,故宫》请高人气的明星,引进宠物带剧情的表演方式,外加故宫实景文物衍生出的文创周边产品的销售,条条都踩在了年轻观众的兴趣点上。虽然目前还是有些生硬,但起码方向正确,后续的发展也可期。
年轻群体才是文创类综艺最应该争取的观众。他们对于IP的粘性更高,为周边产品买单的意愿更强,推动节目后续传播的潜力也更大。
以综艺和明星为表,行教育和引导之实,《上新了,故宫》给出了让综艺节目更有内涵的拍摄方式。
首开先河的节目录制形式,为国内大量同质化历史古迹的宣传,打下了适应时代的样本。
五千年的源远流长,为我们带来的可供开发的文创IP,可不是只有一座故宫。苏杭甲天下的文人园林;岭南中西结合的建筑风物;***高远的布达拉宫;甚至遍布全国各地的古寺名刹,都是可以深入发掘的历史文化宝藏。单独拿出任何一个,自成体系都不是问题。只是没有一个节目,能给出更为有效的IP化方法。
《上新了,故宫》播出之后,为这些古迹也带来了IP化的可能。不止故宫能上新,只要有心,以上的文化宝藏都可以作为***秀节目的依托,让主流观众以更轻松有趣的方式,深入了解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
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套用《上新了,故宫》的骨架就变成了有趣的样子,教育休闲全解决的节目还有***发展的可能,节目组真是勇于尝试的一群人。
既能让人放松精神,又能了解相关文化常识,还能构建完备的文创商业产业链条,推动各地的文物古迹IP化发展,看完上面的分析,你还想吐槽《上新了,故宫》节奏拖沓,没有爆点吗?显然被很多人放弃观看的这部慢综艺,被低估的价值不止一两点。
如此走心又立意高远的综艺节目,什么时候才能拍出第二季呢?
本文由萌萌小笑笑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想了解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