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故事?
01
丘索维金娜:让光阴和命运低头
7月25日,46岁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在东京奥运会上完成了最后一跳,全场掌声雷动。
丘索维金娜在体操赛场上拼搏了29年,这个数字比大多数体操运动员的年纪都要大得多,她曾代表独联体、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
“在我小的时候,参加比赛只为追求结果。当我儿子生病时,我只能靠比赛赚钱为儿子治病。”
因为儿子患了白血病,丘索维金娜一直让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一枚世锦赛的金牌意味着3000欧元的奖金,为了拿到更多的奖金,丘索维金娜频繁参赛,且不再局限于自己擅长的跳马,也会参加自由操、高低杠和平衡木等其他项目,为了儿子,她成了更加全能的选手。
“当我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回到祖国,他们通知我,我的儿子完全康复了。”
但是,丘索维金娜仍然没有退出赛场,她说:“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为自己而战。”

如今,丘索维金娜的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身材也臃肿了,但她的眼神依然如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那样神***奕奕。
丘索维金娜说:“年轻的对手不会给我压力,她们有压力才对,因为我有的是经验,我觉得年龄只是个数字,我真的热爱这项运动。”
丘索维金娜的人生,是一部值得点赞的励志故事。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当之无愧的***。
02
谌利军、全红婵:所有厉害,都是苦难换来的
7月25日,在东京奥运会举重赛场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谌利军绝境逆转,为中国队斩获第六枚金牌,并同时创造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

了解他的经历就会知道,说他是“最苦冠军”一点也不夸张。
谌利军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杨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刚刚开始练习举重的时候,父亲突发脑癌,卧病不起失去了劳动能力。
一个家没了顶梁柱,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从小抱病的弟弟,谌利军的母亲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凭着一天40元的工钱养活一家人。
艰苦的生活环境练就了谌利军肯吃苦的精神,他对自己越来越狠。
2013年,谌利军成为了世界举重锦标赛的冠军。2015年,他卫冕冠军,还破了世界纪录……
谌利军终于赚到一点钱,把家里的债还完了。
2016年,23岁的谌利军出征里约,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奥运前夕,有记者去他的家乡走访,看到这个世界冠军的家,清贫得让人心酸,墙壁开裂,地板上满是屋子漏雨的痕迹。

可惜,在里约奥运会上,谌利军失利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奥运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成立奥委会,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24年举办了首届冬奥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1***6年举办首届冬季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2012年举办了首届冬青奥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
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
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
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不过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1.第一章 奥运故事奥运简史现代奥运的先驱——威廉·彭尼·布鲁克斯奥运的推动者.
2.第二章 奥运精神追求完美“空中飞人”乔丹会“飞”的芬兰人努尔米在逆境中奋起永远打不倒的.
3.第三章 奥运形象的发展奥运与艺术里芬斯塔尔和《奥林匹亚》市川昆和《东京奥林匹克》.
4.第四章 奥运与运动科技简介运动服装中的科技运动员训练中的科技
奥运会的故事幼儿?
1984年7月29日,此时的洛杉矶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男子自选***慢射比赛中,外国人就没把中国选手放在眼中,毕竟中国没拿过金牌。
谁能想到,许海峰那一枪射出,竟是566环,中国,夺冠了!从0到1,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枚金牌!
全国人民沸腾了,一时之间,北京的街道上挤满了人,报纸一下被抢购得空空如也。
那时的中国,还很落后贫穷,要知道,培养一个奥运冠军是何等艰难,拿到一块金牌是何等不容易。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它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他们通过各种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奥运会的故事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激励和启发的故事,它教会他们团队合作、努力奋斗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幼儿可以学习到运动的乐趣和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通过奥运会的故事,幼儿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气面对挑战。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简短故事?
田亮7岁进重庆市第一体校跳水队,10岁进四川省队,一年半后被送回市体校。1991年,张挺将他招至陕西省跳水队训练。1993年入选国家队,主攻跳台。199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由于经验不足,只获第四名。目前田亮已经成为中国跳水“梦之队”的领军人物。
五个奥运福娃发生的故事?
在茫茫的海洋里,贝贝化身成了鱼;晶晶扮成可爱的小熊猫在密林里嬉戏;迎迎就像藏羚羊在宽广的草原上奔跑;妮妮像轻盈的京燕快乐地在天际低唱。它们聚集在象征古奥林匹亚赫拉神殿的奥林匹克圣火——欢欢的旁边,向世界致意。
中国奥运励志故事2021?
中国奥运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励志故事很多,今天说说全红婵的故事,她说着一口广普可爱呆萌,跳水技术却令人赞叹不已。
而在8月5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上,全红婵以高难度系数、高完成率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与她同场比赛的队友陈芋汐也获得了银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红婵的第二跳和第四跳,其动作无可挑剔,泳池里的水花也几乎看不见,这几跳让赛场所有裁判都给出了满分10分。
据悉,今年才14岁的全红婵,要不是因为奥运会延期一年,都没达到参赛年龄。在奥运会之前,她没参加过一个国际比赛。这次为了迎战奥运,她也把以前的海胆头剪短成了平头。
全红婵2007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一个村子,是这次东京奥运会中国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家境普通,父母都是农民,7岁时第一次接触跳水,2014年进入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
体校作为全红婵最开始系统训练的地方,泳池设施不算先进,但她非常听教练的话,练习十分刻苦。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也在***访中夸赞她是难得的天才。
凭着日复一日的努力,全红婵在2018年从体校走到了省队,在奥运会选拔赛上,又以领先对手28分的优势成为第一。现在她在奥运会赛场上摘得荣誉,但回过头看这条路上并不容易。
全红婵的母亲因出过交通事故,身体不太好,常年需要吃药。
因为妈妈治病要花钱,全红婵就觉得自己应该挣钱,寄回家给妈妈治病。
她也很理解父母的辛劳,把训练中的苦咽到了心里,不敢让亲人知道。爸爸平日需要工作,妈妈也要照料家务事,每当比赛得第一后,全红婵就会打电话报喜。
全红婵身上肩负着担子,又有更大的梦想要去追逐,但她不过还是一个10多岁的小姑娘,所以我们能在一些***访、花絮中,看到了许多她可爱真实的一面。
因为在访问中没听清记者的话,全红婵把性格这个词听成了杏哥,所以现在大家给她取了一个外号“杏哥”。
全红婵还有个外号是“干饭王”,这次奥运会10米跳台预赛一完,她就赶忙换好衣服,跑去找自己队友陈芋汐,跟她说:“走啊回去吃饭”,干饭人实锤了。
全红婵妈妈也讲女儿平时喜欢吃辣条,愿望是开个小卖部,就有吃不完的零食。
年仅14岁的全红婵就拿到了一块奥运金牌,而这只是她辉煌的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她也代表了一种顽强的力量,用实力激励、影响着更多人。